俞敏洪谈中国家庭教育的缺失
日期:2011-03-16 阅读:4301 撰稿:俞敏洪 Ip:江苏扬州
由于家庭、工作的特殊原因,我的两个孩子都在温哥华生活,我每年都要过去一百多天,我要保证每个月差不多过去十天,为什么呢?我发现有的父亲也在中国工作,也有家庭在温哥华,他们都是一年过去两、三次,一次过去20来天,我宁可把日子打散了,这样孩子过一段时间就能够见到我,我认为这样可能对孩子成长更有利。我更愿意我的孩子在中国跟我一起长大,一方面可以照顾我的家庭,另外可以照顾我的孩子,孩子的成长需要每天关照,比如我离开以后,我爱人一个人照顾孩子时候,有时候从情绪上到指导方针上就没有一种平衡,我爱人会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东西。因为有些特殊原因,比如孩子安全问题,我个人工作问题,我今年一年在北京待的时间大概只有50天左右,由于种种原因,现在是这样的状况。
我之所以想起要做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可以说这完全是我的主意,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从自己教育孩子角度,我发现很多家长不会当家长,先不说老师会不会当老师,咱们先说家长,在某种意义上家长比老师重要,比如孩子们在外面受到创伤可以靠家长抚平,孩子如果从家长身上受到伤害,外面没有任何手段可以抚平孩子的伤害,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的作用太大了。从我自己两个孩子成长身上能够特别明显感觉到,我发现我老婆跟我自己都不知道如何能做好家长,当家长以前没有上过课,没有搞清楚做家长应该做什么调整,到现在我的女儿13岁,我儿子6岁,在家长教育中间出现了种种问题,比如孩子成长过程中间怎么样培养孩子独立奋斗精神,怎么样培养孩子的快乐能力,怎么样和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父母的脾气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这一系列事情都是一边做一边摸索,很多时候陷入误区,比如我女儿跟我爱人之间就有对抗关系,跟我之间就有沟通不畅的问题,说起来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我也看到过这样的家庭,由于父母跟孩子之间交流比较好,从来没有看到孩子有反叛期,反叛期都是由于父母和孩子交流不畅造成的,我自己在培养孩子中深深感觉到父母其实很需要指导。
第二,从整个中国现实情况来看,中国的家庭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是比较缺乏的,在座各位都是家庭教育的专家,但是中国明显的没有一个社会系统告诉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比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我发现中国孩子是全世界孩子中最辛苦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到了一点知识,也得到了高分,但是他们失去了很多能力,比如中国孩子失去了快乐能力,这些孩子整体来说不快乐,他们的快乐非常少,而且有时候快乐的原因是不对的,比如有的孩子在班内是前五名,所以很快乐,有些孩子在班内得不到名次所以不快乐,快乐和不快乐的原因不对,孩子应该怎样过一种快乐的生活,这是教育最核心的内容之一,但是中国教育,从家庭到学校都把这个内容排除在外了,家长要求孩子成凤成龙,学校要求孩子考高分,但是如何使孩子生命本身有生命力,对生活有激情,对生命本身有热爱,这是中国所有教育都没有研究的内容。
第二大缺失是,中国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间,父母和老师联合起来,把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全部杀掉,《功夫熊猫》这部电影出来,无论中国人讨论为什么一部中国事情片子美国人拍出来以后全世界人民都看,票房达到最高收入,而中国做不出来,像《功夫熊猫》这样片子一句话都不需要删除就可以在中国放,表明从中国意识形态角度来说允许你这样做,尽管我们可以不断推断因为中国过去意识形态的僵化导致中国人想象力的丧失,现在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开放到可以用想象力和开放力做事情时候,中国为什么没有,中国从小学到中学到父母教育,没有一整套对于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机制,在我看来,对中国未来产生重大影响,当一代一代人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有高峰时候就非常可怕,这次美国钱永建又得到了诺贝尔奖,如果把钱永建放在中国长大,他同样好学,能不能拿到诺贝尔奖真是一个问题,如果把杨振宁、李政道、钱永建放中国,能不能拿到诺贝尔奖是一个问题。比如我爱人一心一意希望我女儿拿班内第一名,我对女儿说只要不拿班内倒数第一名就成了,如果你是班内倒数第二名也成功了,因为你后面还有一名,但是我说关键是如何快乐的生活,如何有想象力,如何创造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未来,这个无比重要。
第三大缺失是什么呢?中国家庭教育严重缺乏信仰和信念教育,父母本身就是迷茫一代,我们这一代人是从文化大革命中成长起来的,“80”出生的现在才28岁,中国28岁结婚的人不多,生孩子的更少,他们是从没有信念和信仰的时代走向更加没有信念和信仰的商业时代,到底让孩子们相信什么,相信真、善、美,孩子们为什么相信,家长、老师都说不清,相信艰苦奋斗,还是相信安乐享受,老师说不清,家长说不清,而且家长本身自己的行为跟家长本身认可的理念完全相反,比如一方面认可善良的重要性,另外一方面在商业时代里,一方面看到的是不断追逐利益,损害人的声誉,比如三鹿奶粉事件,给孩子带来一种感觉,到底我要相信什么,家长没法告诉孩子,我对我孩子的要求就是你只要做到这一点就可以,你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爸爸不反对,但是你做的事情一定要有一个前提条件,没有伤害别人,这就够了,这就是最低境界了。当我女儿做善事以后,往往被别的同学伤害,这时候还能坚持下去,父母怎么说服他,比如别人在后面说她坏话时候她还能坚持下去吗,为什么别人老说我的坏话,而我不能说别人的坏话,为什么别人老骂我,而我不能骂别人,这些事情要到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