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开学第一天,校长带领中层团队走进课堂,听课评课,聚焦课堂规范,聚焦质量提升。听了两节课,一节是由高中陈志德老师执教的高二政治小高考复习课,一节是由初中薛纷老师利用OKAY智慧课堂教学系统执教的初一英语课。
上课结束后,初中教务主任骆超主持了评课活动。胡学章、高潮、万建民、黄苏娟、杨玉琴总监等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
最后,陈庆翔校长讲话。讲话中,陈校长对提高新东方课堂教学质量,寄予了殷切希望,提出很多要求和建议。他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新课标、学会学科布局、优化课堂教学,研习教学艺术,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陈校长讲话的要点整理如下:
开学第一课,我们深入课堂,和大家一起听课。聚焦课堂,是因为质量提升的主战场在课堂。今天的这两节课很有代表性,一节与小高考有关,一节是使用OKAY智慧课堂教学系统教学。这个安排很好,一方面,中高考成绩是学校的生命线,是质量的重要指标,开学第一课就关注小高考,研究小高考,看出了大家的重视;另一方面,利用OKAY智慧课堂教学系统,是新时代教育与科技的结合,通过上学期的使用,事实证明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了,学期末的均分和优秀率都有了很大提高,这既是对老师们辛勤工作的肯定,也是对OKAY智慧课堂教学系统的检阅。
听了两位老师的两节好课,还有其他老师的评议,就教学质量提升,我主要讲三点,即“三个学”:
一、首先要学习新课标,落实核心素养。
我们从事教育工作,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2018年1月16日,国家教育部明文规定,从今年的新高一开始实施“三新”教学变化: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这一重大变化,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要认真思考,积极应对,尤其是初高中起始年级。迈好第一步,是全体老师的共同责任。
对比研究新旧课标,主要在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结构两方面有重大变化。高中是基础教育最后一个学段,新课标改革不仅仅指向高中,新课标改革是要撬动整个基础教育的改革。中小学改革是一体化的,这是我们学校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学会学科布局,优化课堂教学。
怎样上好新学期第一课?我们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这个问题。
万事要抓好开头。“开好头”就是每学年、每学期都要进行教学规划,认真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完成学期的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规划好学生的知识建构路径,要以人的发展来规划设计,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第一节课,学生要学得明白,教师要教得明白。只有教得明白,学得明白,抓好第一节课,从第一节课开始,每一节课高效起来,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要从“人的培养”的高度,强化我们的课程结构。提供什么样的教学产品给孩子,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我们强调课程建构,因为课标在变,要求在变,就像刚才有老师评课讲的,我们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还有人生观、世界观、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等等。所以,只有在理解新课标的基础上,才能做到课堂教学的优化,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竞争,终生受益。
江苏的课程是按照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层面来分类建构的,上海是按照课程功能来分类的,分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我们学校在实施课程改革过程中,要借鉴先进的课程改革经验和做法,把两者结合好,并融合在我们课程体系中,让我们校本化课程实施更具针对性。
俞敏洪老师说,新东方和其他学校在培养学生的目标定位上是有所不同的,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国际视野、终生学习和社会担当。我们要静下心去学、去做,完善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提供更多更好的课程供学生学习,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学科能力。
三、学研教学艺术,精致教学管理。
上好一节课很不容易。我希望老师们把课堂教学当作一门艺术来对待。

扫一扫分享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