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伴成行 相互借力 共经风雨 同见彩虹
——陈庆翔校长在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结束工作会上的讲话

老师们,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刚才,四个学部向大家报告了本学期各自的工作,招办也就招生工作的思路调整和组织实施作了通报。下面,我讲三方面内容,一是汇报重点工作推进情况,二是分析当前面临内外形势,三是阐述新的一年工作思路。
首先,汇报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今年6月以来,我们经过调研、梳理、沟通,明确了学校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思路,就如何坚持国际化办学方向,实现学校“转型发展、品质提升”作出规划,明确重点,明确路径,明确责任。在上学年结束工作会和本学期开学工作会上,以及其他一些场合,我也向大家作了通报和宣讲,其意图是想与大家进一步统一思想,号召每一位同志与学校同心、同向、同轨,克服困难,追求卓越,在新的起点上再出发、再创造、再辉煌。
一个学期下来,当初所列的几项重点工作,虽进度不一,成效各异,但都已迈出了最困难也最关键的第一步,并得到了大多数同志的理解和支持,实现了良好开局。具体情况,刚才四个学部的汇报里都有说明。我概括讲,就是四句话:课程体系重构基本成型,国际教育特色明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求变,教育教学服务有所改进。
课程重构方面,我们围绕集团提出的“终身学习、全球视野、独立人格、社会责任”育人要求,突出“新”“东”“方”的特点,重新规划建构了“新东方”课程体系,努力为“花期不同”“花色各异”的每个孩子提供中西融合的国际化课程和全面发展且富个性的课程学习。“新”指国际化,意在滋养开放心态,培养国际视野;“东”指民族化,意在夯实文化基础,塑造独立人格;“方”指本土化,意在培育家国情怀,发展审美个性。目前,该课程体系的基本模型已经确定,具体内容正在完善。我们已邀请有关专家对该课程体系作进一步论证。
国际教育方面,集团委派国外考试中心、前途出国等部门为我们提供技术支持,并选派专人常驻我校,帮助进行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国际课程引进与管理、学生成长规划与指导、英语师资培训与补充等工作。在确保英语基础课程质量的前提下,我们主要作了三方面探索,一是寻求国际权威机构合作。本学期,牛津AQA考试局已在我校设立学习与考试中心,英国爱德思考试局已完成对我校的考察认证,我们将争取其在课程引进、教师培训、学生标准化考试等方面提供一体化服务。我们已着手引入IGCSE和A-level课程,学生在本校就能学习和报考相应的国际文凭证书,并用以申请欧美的中学和大学本科;我们还将在国际高中引进NCUK(英国北方大学联合会)预科项目,为计划申请英联邦国家大学本科的学生量身设计一年期“桥梁”课程,帮助他们做好学术、沟通以及语言等方面准备。二是建设“国际学习小镇”。按照国际课程教学需要,为学生构建出集招生、上课、升学规划、成果展示、汇报交流、课间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活动中心。三是打造全球竞争项目。近年来,我校学生参加世界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物理杯”美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英国皇家化学新星挑战赛等多项全球性竞赛活动,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绩。有的国际竞赛还在我校设立了考点或赛场。为此,我们以学生社团活动为主渠道,重点打造四个参与全球竞争和交流的项目,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全球活动与竞争的机会。
队伍建设方面,我们一是整体设计,搭建平台。启动建立“三级人才梯队”,并将给他们提要求,压担子;开始实施促进教师成长的“三项工程”,即面向全体教师的“基石工程”,面向年轻教师、新教师的“雏雁工程”,面向成熟教师的“领雁工程”。二是转变观念,优化结构。筹划用三年时间,按照“培养一大批、引进一部分、淘汰极少数”的思路,在集团人力资源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对管理团队和教师队伍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服务改进方面,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有特色的教育服务,更好地满足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美好教育需求,已越来越成为优秀民办学校的价值追求。我们在多个场合、通过多种形式,向全体教职工反复强化全心全意为学生、为家长服务的意识,强调“一切以学生和家庭为核心”,要求通过教学服务、生活服务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此,我们也做了许许多多实实在在的努力。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体同志的胸怀大局、服务大局、维护大局,离不开全体同志的执着追求、无私奉献、共同打拼!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下面,分析当前面临的内外形势。
在本学期开学工作会上,我曾作题为“坚定信心再出发”的讲话。我当时讲到,我们处于一个竞争激烈、变革不断的时代,作为一所完全面向教育市场、没有任何公办背景的民办学校,我们应该比其他学校、其他个人有更多的敏感,有更多的“先知先觉”。我还着重从两个方面谈了对学校当前面临挑战的思考,一是内外挑战形势严峻,二是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如今,一个学期过去了,我们所面临的内外形势,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扫一扫分享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