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数学造就智慧人生(小学部《智慧数学》研训活动)
日期:2018-01-11 阅读:1945 撰稿:周小莉 Ip:江苏扬州
“数学是一种智慧,并造就智慧。”这是陈士文局长曾提出的观点。数学教育,应感悟数学思想而从中学会思考。为了进一步的提升老师们对“智慧课堂”的理解,更好的在教学中运用智慧的方法去影响孩子。 1月10日,学部特别邀请了扬州市智慧数学工作室的杨春燕老师和丁赤光老师,在学校录播教室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智慧数学》主题研训活动。
活动中,首先是杨春燕老师给大家展示的一节示范课——《从周长到面积》。课堂伊始,那独特的课题设计就带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课堂中,杨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不断地接受思维的挑战,在操作、争辩中将知识理解透彻、掌握扎实。课后,参会的老师们谈了自己听课后的收获。洪祥美老师用五个字来形容这节课:透、实、活、细、美,将杨老师课堂教学的智慧总结得很是精准。而课件的美、设计的美、等待的美等等许多方面的闪光点,最终带来了孩子充分展示出的思维智慧。
接着,扬州市智慧数学工作室的核心成员丁赤光老师给大家带来了《适切——教育数学的躬行》的精彩讲座,丁老师结合杨老师的课堂教学,让老师们更透彻地理解“智慧数学”的含义。丁老师提出“适切”的课堂教学理念,他说:教师的工作或许就是一种追寻“适切”的修行。“适切”是对学习之动静规律的邀请,是对学习者之心向变化的洞悉,是对教育之自然法则的通透,是教育者对数学教育之目标体系的了然。
丁老师向我们传达了“智慧数学”人的思想。他们认为:教学过程是学习主体的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其本质就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更是智慧生成、生长、发展和丰盈的过程。怎样基于儿童的立场,顺应儿童的天性,最终达到我们企及的高度呢?我们传授给孩子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和学习的态度。还向我们呈现了“智慧课堂”的版块模式以及每一个版块之间的联系和思考。所谓“智慧数学”的“智慧”,“智慧数学”的“数学”,折射的是知识本身的魅力。当下,大家都把核心素养作为教育主题,落脚点应该是课程改革,而课程改革的最终阵地就是课堂。当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和思维张力时,这儿就成了学生思维挑战的所在,而我们所研讨的“智慧课堂”就是这样充满思维挑战。
然后,教学管理部王树华部长提出“智慧数学”既高、大、上也接地气,我们引进的不仅仅是这门课程,更是思想的引进,方法的引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如何将之更好的融入课堂,这是我们目前应该思考并去实践的。对于今天的研训活动,每个老师都要有三个意识:分析消化意识、类比推演意识、质疑运用意识,要最大价值的发挥“智慧”的能力。
最后,沙校长也跟大家分享了他的想法。一个人学习数学,不是为了“记住”数学,即便把数学都“还给”老师了,而学习数学过程中所领悟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的精神,将会作为一种品格力量,造就我们智慧的人生。
扫一扫分享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