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朱自清——听朱小涛讲爷爷的故事(中学部大讲堂第三讲纪实)

日期:2017-04-28  阅读:3078  撰稿:东月  Ip:江苏扬州

4月25日,新东方中学部大讲堂第三讲开讲啦。

学校邀请了朱自清先生的嫡孙朱小涛老师讲述朱自清先生的故事。中学部初中八、九年级和普高全体师生聆听了讲座,中学部马士申部长、学部有关领导和部分家长一起参加了聆听。

朱小涛老师的父亲名叫朱润生,是朱自清的次子。《荷塘月色》里有一段描述“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那个“闰儿”就是他父亲。

为区别于教科书上的朱自清,朱小涛老师说,他希望还原一个真实的祖父,而不是一个被过分拔高的“高大全”式的民族英雄。他将本次讲座内容定为,讲述朱自清的情感生活、兴趣爱好和人生遭遇,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朱自清。

面对台下的学生,朱小涛用近似播音员的音色将祖父的旧事娓娓道来,幼年时的启蒙教育,青年时的艰难求学,身为名教授的两袖清风。

朱老师说,祖父朱自清也是个普通人,他与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在生活中有欢乐也有苦恼,有成功也有坎坷。他的兴趣很广泛,嗜好美食,喜欢烫干丝、狮子头、包子点心,特别喜欢吃花生米。他喜爱旅游,对山水格外留恋。他对先生和老师永远保持着一份敬重。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有多聪明,因而学习总是很努力,从小梦想做一个文学家,到最后真的梦想成真了。

有人说朱家在扬州是“名门望族”,朱老师说,其实不是。他的曾祖父、高祖父,当过芝麻小官,朱家最多只是个小康家庭。曾祖父当了十几年的小官吏,深知官场的黑暗和险恶,他希望儿女们远离官场,饱读诗书并学有所成,于是借苏东坡“腹有诗书气自华”诗句中“自华”两字给儿子起名。所以祖父朱自清的原名叫朱自华。

朱老师讲到,祖父不负众望,刻苦读书,终于考上北京大学。随着岁龄增长,祖父觉得光读书是不够的,首先要做好人,于是改名“自清”,意在勉励自己做一个清正之人。

朱老师说朱自清先生自小酷爱读书。听长辈们讲,他读起书来,可以整天足不出户,吃饭也要别人提醒。在扬州中学念书时,他就把经史子集中的基本典籍读了个遍。但后来,几次家庭变故使朱家家道中落了,无忧无虑的读书时光成为过去式。朱老师还展示了别人剪贴成的朱自清先生的真迹——书囊无底!

朱老师在祖父的日记中,经常可以读到这样的字眼:“我太自私了”、“过于懒惰”、“不够努力”等等。1926年,他亲身经历了“三·一八”惨案,目睹了血雨腥风的场面,后来写成了《执政府大屠杀记》一文,痛斥反动政府的暴行,但他也坦率承认,自己当时有点害怕。对于自己的“由怕而归于木木然”,他自责道:“实在是很可耻的。”这正是他诚朴正直天性的自然表露。

朱自清病逝前不到两个月,在家境十分艰难、身体极度衰弱的情况下,毅然在拒领美援面粉的声明上签名,捍卫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在拒领美援面粉的时候,家中的生活已经是非常的艰难,数日以粗粮充饥,原本瘦弱的祖父体重更是已经降到了38.8公斤,就算是这样,祖父依然坚定的在拒领美援面粉声明上签名。”朱小涛说,祖父身上体现了中国文人的风骨与气节。

朱老师讲到了朱氏家风:其人心一身正气,崇德向善,诚以待人,讷于言而实于行,上尊长辈,下示后代。

朱小涛说,朱家家风并不是依靠文字来传承,而是在潜移默化中,通过上一辈人的言行举止对下一辈人产生影响。“祖父朱自清为人温厚朴实、中正平和,无论是学术分歧或是处世态度从不与他人一争高下,在祖父的潜移默化之下,我的父亲一生温和善良,处处与人为善,其兄弟姐妹七八人也都生性平和善良。在我看来这就是对祖父人格的肯定,父辈们正是受到祖父言谈举止的影响,才会产生如此性格的自然传承。

朱小涛说,父亲“闰儿”临终前的几个月,自己在家陪侍老人家。为了让父亲开心,朱小涛用戏谑的笔法写了一篇父亲的小传。其中有这样几句话:“其人心地良善,性情平和。一身正气,崇德向善,诚以待人,讷于言而实于行,上尊长辈,下示后代。不喜名利而尤嗜美食。今虽八十有六,疾患在身而此性未改。岂非人生一大乐耶?”

“父亲当时已疾病缠身,又患老年痴呆症,看完小传,他老人家露出了蔼然宽和的笑容,提笔哆哆嗦嗦地在那段话后面写下“很好”两个字。”朱小涛说,对“一身正气,崇德向善,诚以待人”几句,他特别认可。这也是朱家几代人一致的风格,姑且看作是朱家的家风吧。

最后,朱小涛老师朗诵了祖父的《背影》,舒缓,深沉。全场寂静无声,唯听到一位长者的充满慈爱的声音在大礼堂上流淌。许久许久,如雷的掌声打断了朱老师的朗诵,这是对一位学者爱国情怀的赞美,也是文化的力量经久不衰。

讲座结束后,孩子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