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女儿生日的时候,我送了她两本传记,达尔文传,泰戈尔传。我建议她今后多读一些伟人传记。为什么我推荐她多读伟人传记?我跟女儿谈了自己的一些经历和感受。
我的人生前几十年,比较迷茫、沉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生活中没有找到榜样,觉得周围的人与自己差不多,不想向谁学,也不太相信那些伟大崇高的东西。在做人上,没什么追求。
后来,我遇到王校长,来到新东方,我发现:一个人原来可以那么努力、那么优秀,自己幸福也给别人带来很多福祉。原来,以前书上看到的很多崇高伟大的东西都是真实的、可以学习、实现的。我特别敬佩、羡慕我们的校长,渴望成为他那样的人:自己幸福,也幸福别人;尊敬每一个人,也得到很多人尊敬;有幸福的家庭,也极大地造福社会。
从此,我真正找到了人生的榜样,在很多方面学习王校长,我改变、进步很多,也幸福很多。
有志者事竟成,目标对人生的成功,至关重要,我们已经谈了很多。同样,榜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其关键就在于:榜样其实就是我们做人的目标。有目标,无目标,差别很大。这是我自己的切身感受。
但是,大多数人并不能像我一样幸运,能遇到像王校长这样的榜样。对多数人来说,阅读一些伟人传记,是帮助我们找到做人榜样的好方法。我们要相信:伟人也是真实的人,他们做到的,我们不一定能完全做到,但是,向他们学习,一定能给我们很大帮助。
这就是取乎其上,得乎其中。相反,如果取乎其中,只能得乎其下。如果在做人方面,没有高远目标,人是很容易平庸的。不用高尚、向上的东西,积极影响孩子,那些消极、平庸的东西,就会把孩子往下带。
读伟人传记,是我们比较容易找到的真实、高尚的把孩子向上带的精神营养。当然,除了伟人传记,我们和孩子一起寻找、探访身边那些高尚的人(一定有的,只要我们努力去发现),了解、学习他们,也是引领孩子灵魂向上的好方法。
至于读哪一位伟人的传记?最好根据孩子自己的兴趣,帮助孩子自己选择,他们会读得更好、更多、更学以致用。
说到读伟人传记,我还想起小时候的一位小伙伴。他在上高中的时候,曾向我建议:多读伟人传记。我当时不以为然,更爱读的还是小说、诗歌之类的文学作品。多年之后,他出国留学,在美国读医疗博士,成了专家,人生成就超过我。现在,细想起来,当初人家的人生境界和眼光就超过我很多,这大概跟他爱读传记,从小心怀远大、志存高远很有关系。
昨天,我在我们的新东方教育传播群中,谈了读传记的话题,引起一些反响。小学部时长庆和郑飞两位领导都很认同。他们的经历也很有很服力,说明只要是榜样,未必定要是伟人,都能给我们很多好的影响。
时主任说:“我上学的时候,经常买《中学生数理化》杂志看,杂志封面上每期都会登载历次省级以上数理化竞赛中获奖的学生照片。我就想,我也要像他们一样,能把照片登载在封面上。后来,我就拼命地学习数理化,每天除了牢固掌握老师讲的书本知识以外,还找来很多资料自学。一两个学期后,在数理化学习方面,变得越来越轻松,成绩也非常稳定。尽管登载照片的梦想没有实现,但却收获了对数理化学习的兴趣、热情和优秀的成绩。
新东方的优秀榜样真的很多很多,从俞老师、王校长,到每一位老师,以及很多优秀的学生,时时处处都闪动着智慧与卓越的光芒。今天升旗仪式上即兴发言的那位高中学生,在学习之余,潜心研究汉服、汉文化,不仅有深刻而独立的思想,更有脚踏实地的探索精神,这不是很值得学习吗?所以,在新东方,老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是在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里,不努力、不进步都难。”
郑飞说:“我非常赞同姚主任的观点。一个人的成就往往跟他的眼界有很大的关联。让孩子多读伟人传记,生活中多带孩子接触那些充满正能量的优秀人士,其所起的引领和榜样作用要比单纯的说教大得多。当年,我在上海,觉得自己懒了,就坐上一号地铁到人民广场下车,然后走出地下通道,看周边的高楼大厦。那时候,我就又感觉到自己还要努力啊!想起来,这也是相通的。”
读传纪,学榜样,我们又说到新东方的好,我们这些新东方人,总是非常乐于说新东方的好。因为我们有这个自信,并且渴望因此影响别人一起好。
新东方有很多、很好的榜样,这其实是新东方非常珍贵、其它学校较少有的教育价值,千金难买。可惜,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
以后,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多提醒大家,要为孩子选择那种有很多好榜样的学校,在学校里,要启发孩子努力寻找、学习身边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