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存在策略单一、回顾反思环节缺失等现象。导致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说、怎样学,不敢、不会对老师的结论提出哪怕一点点的建设性见解。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促进合作交流,引导回顾反思。
何为“数学思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阐述,所谓数学思考,就是在面临各种现实的问题情境,特别是非数学问题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也就是能够自觉应用数学的知识、方法、思想和观念,去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和数学规律,并能够运用数学的知识和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倡导问题解决,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深入理解,促进学生的数学交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因此,教师需要引领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进行数学思考。
一、发现和提出问题
“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一些数学知识、掌握一些数学技能,而且要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用数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2]
例如,教学“圆柱的体积”时,可以先呈现例题中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直观图(见图1),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和交流,明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相等,都等于“底面积×高”。接着引导学生有圆柱和长方体、正方体也是等底等高,想到圆柱的体积和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也应该相等,进而提出“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的猜想。
又如,教学“余数比除数小”时,可以通过分小棒的过程感知规律,把11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学生分法不一,通过展示交流,学生一眼能看出第一种分法没有分完,可以继续分。再抽象到算式:11÷2=4……3,11÷2=5……1的合理性,进而引导学生观察并自主发现“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同时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和质疑精神。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安排一些专门的活动,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并讨论:什么是合理的问题?什么是数学问题?你是怎样想到这个问题的?鼓励学生积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经验。我们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挖掘问题,耐心引领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悟、思考,从而发现规律、掌握知识。这样所学的知识才会根深蒂固地扎根在学生的脑海中。
二、分析并解决问题
《标准》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分析和解决问题则表现为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完成新的学习课题或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原理、技能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促进学生积极探究。
例如,教学“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时,教材例题以及习题情境图的观测点(标准)都在中心位置,学生一般不会出错。笔者认为教师需要在评讲习题中突出改变观测点,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体会物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提高应用能力,发展空间概念。当学生提出不同观测点问题时,教师需要抓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描述物体间位置关系。
又如,在评讲圆锥体积习题中,可以设计问题或问题组合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并努力形成不同层次的数学思考。例举两道习题如下:
问题1: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和是30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问题2: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比圆柱少12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解答上述问题,学生需要从画图的策略来分析并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它们体积之间倍数关系入手,即圆锥体积可以看作是1份,圆柱体积就是这样的3份(见图2),一共有4份正好是30立方厘米;也可以清楚的看出圆锥体积比圆柱体积少2份,这两份是12立方厘米。此时,学生可以独立列式解答。
例如,数学兴趣课上,教师让学生解答一道古老的题目:鸡兔同笼,有头45个,足116只,问鸡兔各有多少。学生议论纷纷,有的笔算,有的心算……算不出来。解题的突破口在哪里呢?鸡的两只脚和免子的4只脚在捣乱,如果让兔和鸡的足数一样,那题目就容易解了。于是,教师下令:“全体兔子立正,提起前面两足。”全班学生哄堂大笑,个个睁大了惊奇的眼睛。
“现在,兔子和鸡的足数一样了。上面有45个头,下面该有多少脚呢?”
“45×2=90(只)”学生们齐声回答。
“和先前相比,少了多少只脚呢?”
“少了26只。”反应快的学生马上叫了起来。
“这26只脚哪里去了呢?” “被兔子们提起来了。”
“那么,现在你们该知道笼里有几只兔子了吧。”
“有13只兔子!”学生们欢叫着。
烦人的数学题目在活跃的、积极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变得那么有趣。
问题的解决能敞亮学生的“数学之思”,并从问题的解答中体验数学本源,致力于学生发展。同时,教师要善于捕捉每一个细小的环节,这对于师生都是非常有意思的。
三、促进合作交流
扫一扫分享此页